儿童发展心得体会(7篇)(全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发展心得体会(7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儿童发展心得体会(7篇)(全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儿童的发展心得体会篇一

在这些时间段里留时间给幼儿,让他们展现自己的优点,进行亮点自评。

通过这些形式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现自己的优点,及时肯定,让他们获得自豪感。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如有一个幼儿特别等。我发现后会立刻对其主动行为进行肯定。因为这是社会性发展中参与公共活动的一种优良品质的体现,应该进行宣扬。这样,这个孩子的劳动热情就会一直保持下去,也带动其他幼儿参与进来。

但在落实中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班级中一些弱势幼儿对于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缺乏自信,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让他们认识自己的好,将其某一个进步点扩大化。如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在小班时手工和绘画等动作很慢,其实他是要求完美的孩子,唯恐一处剪不好或画不好的怕老师批评。经过我们的再三引导、鼓励,现在他的绘画、手工等成了他的一个优势,他可以自信满满的在集体面前介绍他的作品。另外一点我个人觉得不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比较也很重要。可能工作中会疏忽这一点,无形中就伤害了个别敏感脆弱孩子的心灵,让他有挫败感,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重视。

儿童的发展心得体会篇二

最近,在孩子所在幼儿园老师的提醒下,我有幸读到这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本书。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一口气将这篇指南读完了,然后在两周内,又反复读了好几遍。书的封面朴实无华,然而内容却震撼人心,在读的过程中我按书总给出的每一个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逐一的印证我的孩子是不是达到了要求,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按照书里面的建议去做,如果做了,效果究竟如何;
如果没做,原因又是什么。通篇读完之后,心中产生了许多感悟,有庆幸,有遗憾,有恍然大悟。现将一些心得和体会记录如下。

《指南》将孩子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期望。

《指南》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孩子为本,意味着要认识到孩子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孩子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着眼于其未来发展,重视孩子的学习品质。它充分的体现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了儿童学习、生活的独特价值,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了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直接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孩子们需要自主,因为只有自己动手动脑得来的直接经验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书中有三点对我启示最大。

1、允许孩子犯错误

指南中写道“孩子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其实,在初为人母的时候,我也读了很多育儿书籍,很多书中都强调了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不要过分包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尽量给他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比如说自己穿袜子、自己穿鞋、自己收拾玩具等等,我们自认为尽心尽力了,可是,孩子上了孩子园后一段时间后,老师与我们沟通,孩子的动手能力差,被包办太多……当时我真的很有挫败感,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我仔细观察与思考,我发现,我们确实让他去做,但是我们是让他以我们的标准去做,让他按照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做,我们不允许孩子犯错!

有一次,孩子在吃提子,于是吭哧吭哧自己剥皮,手小,动作慢,半天吃不了一个。爸爸在一旁着急了“直接吃了不就行了,皮最后吐出来”。于是,孩子剥完一个后,再也不剥了,他丧失了剥提子的乐趣。孩子自己叠被子,把被子铺在地上,左一下右一下叠不到一起,我们在一旁看的那个着急啊,怎么能把被子放在地上呢?你不知道把被子放在地上会把被子弄脏吗?别叠了,不够麻烦的。于是,孩子的又一次尝试失败了。孩子兴致勃勃的拿水壶开始浇花,“哎呀,那个浇的太多了,会把花浇死的,哎呀,这盆要从叶子浇,直接从根浇不起作用啊”。于是,孩子放下水壶,跑了……

其实,这个年龄段孩子所做的事,绝大部分都不是怀有恶意故意犯错误,更多的是因为好动和好奇,他们是在用所有的感官来探索世界。很多事情,在成人眼中可能司空见惯,但在孩子眼中就是新鲜独特的,并努力想弄个明白。所以大人认为不能碰的东西,孩子偏偏要去摸;
大人认为不能干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去做;
大人认为很无聊的东西,孩子偏偏觉得很有趣。而每一次尝试,可能就是一次犯错;
但每一次犯错,也可能就是一次成长。大人往往都觉得孩子的有些尝试盲目可笑,你怎么会那么做呢,你这样做岂不是很麻烦吗?可是孩子阶段的孩子大部分学习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作为家长,如果想促进孩子成长,不要要求孩子不犯错误,相反,要给孩子多一点空间,让他自己去尝试,要自我需求成长。不要拿成人的标准去硬给孩子套。

2、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在社会领域解读中指出:“孩子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和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言传身教”出自《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言传身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在我国传承已久。

父母的言教有两个原则,一个是适可而止。适可而止、恰如其分的教导,孩子不反感,还能听得进去。教导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老是批评他,可能适得其反。第二是摸清脉络。父母要像医生诊病一样,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思想根源,理清楚问题的发生、发展脉络,找对切入点,力争一句话说到孩子的心坎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作为年轻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急躁,有时候真的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有一段时间,孩子提什么要求的时候常常很着急,我们稍微不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立马哭喊起来,而且要求还往往不合理。我们劝慰孩子,不要着急好好说,等孩子好好说了,我们又告诉他,他的要求我们不能答应,于是孩子一直哭个不停。一来二去,家长也急躁了起来,“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不会好好说吗?你的要求不合理,不会答应你。”于是,孩子哭的更起劲了,大人和孩子都感到十分疲惫。后来,我发现,孩子那段时间脾气暴躁主要是和大人脾气急躁有关,是我们没有给他做一个好的表率作用。同时,事情发生后,我们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孩子的情绪也无法稳定下来。后来,当孩子再发生同样的事情后,首先,我们一定控制情绪,不发火,让孩子先发泄完,再慢慢和他讲道理,同时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不能同时教育他两个点。对于孩子来说,他能关注到的点只有一个,教育他不大声嚷嚷来表达自己是一个点,而他提的那个要求合理或不合理是另一个点,这是两个点。

比如说,他刚吃完晚饭,现在又要喝饼干,大声嚷嚷:“我要吃饼干,我要吃饼干……这个时候我想让他知道,如何正确去提要求,如何用合理的方式去提要求,那这个时候,饼干的事情我会先放一放,他多吃一次,少吃一次,可能也不会给他带来什么伤害,而且一次并不代表着会成为惯性。

我们不能过分期望孩子,让他好好说话的同时,又能接受我们拒绝他提出的要求,这样,他下次还会采用大声嚷嚷的方式。如果他这次用了正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不正确的要求的时候,或者不太恰当的一个要求的时候,作为家长,第一,要区分先教育他哪方面?比如说我要教育他的表达方式,这个时候对他的不太恰当的要求我们就放一放,一个一个来,我们教育孩子要一点点来,别着急。

身教胜于言传,大人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教育孩子,孩子们的是非判断标准实际上就来自于大人对他们鼓励或者批评的态度,孩子们的行为取舍实际上是受家长的潜移默化影响的。所以我们更要注意身教的作用。比如:对老人要有尊敬的态度;
对家人说话要温和;
对孩子说话要诚实,平时生活中自己要大度,让孩子自然而然得学会尊重、宽容、理解他人。

此外,当我们为生活奔波劳累的时候,也该适当的让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知道父母赚钱的辛酸,养家的劳累,生活的挫折和无奈,让孩子知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对孩子的一生相当的受用。

3、孩子亲近自然

《指南》在科学方面对我的影响。首先,孩子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我们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机会,其次,我们要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让孩子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要帮助孩子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孩子思维发展是以具体思维为主,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孩子通过直接感知,亲自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现在城市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机会很少,对大自然了解的机会也很少,怎样才能给孩子提供一种亲近自然的机会呢?我们带孩子去郊外摘樱桃,摘草莓。当然,更亲近自然地机会是在较小范围内的活动,比如幼儿园的绿化带中、居住小区中都是很好的地方,特别是孩子班里还有美丽的生物角,真是孩子们观察自然的好去处。我们也尽量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了解自然,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充分利用我们周围的环境资源。

同时我们也一点一滴的将爱护环境的概念渗入其中,比如告诉他水资源很宝贵,不能浪费,现在他开水龙头都开得很小,我们水开大了,他还会关小。有时候他走在路上,看见别人扔的垃圾,都会拾起来扔到垃圾桶。

《指南》里的教育建议每一个都很详实有效,关注到了各个方面的细节和注意点,每一条都是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对家长来说,真的应该再早一些看到这本《指南》,才能尽早的改变自己不科学的理念,改进教育孩子的做法。《指南》里的这些教育建议,相当于一个个“温馨小提示”,将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落实养育孩子的实践行为,做到了详细的指引。

人生童年有几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沃土,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就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更加快乐的成长,希望他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儿童的发展心得体会篇三

大家晚上好。受邱老师的委托,让我和各位家长交流一下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心得与感受,我很荣幸。这部《指南》是中国教育部于20xx年10月15日发布的,总共有两万多字。据网上报道,《指南》的制定开始于20xx年,专家组分析比较13个国家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内容,用几年时间广泛征求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在全国东中西部抽取3600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测查对象。正式文本出台前,指南先后两次面向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师范院校征求意见,又在教育部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想,这份《指南》应该是集合了学前教育专家、育儿专家、社会学专家、儿科医学专家、资深幼儿园老师、家长还有孩子的集体智慧,代表了整个社会对孩子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殷切期望。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指南》内容。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丽的种子”这是《指南》中艺术领域开篇的一句话。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去呵护“那颗美丽的种子”,都希望他绽放最艳丽的花朵,于是,我们给予了孩子自认为“最精心的呵护”、“最全面的培养”,但这真正是孩子们需要的吗?

有一些家长经常会夸自己的孩子会识多少字、会背多少首唐诗、会说几句英语就以为是很了不起了我也一直这样认为,现在,有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那些所谓的会背的唐诗宋词、abcd,将不再是孩子“能干、真棒”的标志。《指南》里列举了很多实用的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非常值得一读。与我们的实际做法对照一下,能为我们带来深刻的反思。我对几条我认为值得提倡的建议,谈一下个人看法:

例如:

1、建议: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在社会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幼儿安全问题仍是关注重点,需要家长们提起万分的精神,如今,养儿不易,保护孩子更不易。这就需要我们交给孩子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如:告诉孩子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我想基本上的家长多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我们家主要采取模拟情境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孩子在情境中愉快的记住了所要记住的内容也让孩子在模拟中真实体验遇到意外情况该如何应对。

2、建议: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因害怕惩罚而说谎。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如果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严肃地告诉幼儿说谎是不对的。

这一点,我双手赞成。有一次我的孩子因为没洗手想立刻吃到好吃的,撒谎说洗手了。被我发现后,我没有斥责他也没有打他。我面对他,让他看着我的眼睛,然后告诉他说:撒谎是世界上最最最可耻的行为,是坏人才做的事。晚上睡觉前又给他讲了“狼来了”的故事,给他讲了说谎的后果(被狼吃了)。至今,他一次也没有撒谎过。

3、建议: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带孩子去室内游乐园,或者是超市内的游乐场所。那种封闭的环境,空气质量并不好,清洁卫生工作也做的很不到位,疾病的传播很难避免。所以,我认为多带孩子去公园,去野餐、去采摘、去春游、去农村体验生活,多接触大自然,多呼吸有氧空气,多感受自由自在,比什么都强。4、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结合日常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

从这些教育建议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幼儿的教育注重在生活中去渗透。无论是数学,还是语言文字。比如:我经常和孩子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等,到超市时,让孩子认认商品的价签;看天气预报时,告诉孩子表示气温的数代表冷热状况;看时间时,告诉孩子钟表上的数表明时间的早晚;吃饭时,在给桌子上的每个碗配上勺子时,让孩子发现碗和勺多少的不同。吃水果时,让孩子数一数有多少个苹果,多少个梨,判断苹果和梨哪个多,哪个少。家里来客人时,有5位客人,桌子上只有3个杯子,问问孩子还需要几个杯子等。带孩子散步时,我也经常让孩子读读广告上的字,以提高他的认字能力。

还有一些建议,如“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与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利用传统节日和民间庆典的机会,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等等,每一个都很详细、具体,与其说《指南》是是写给教育者的,不如说更多的是写给家长的,因为教育决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真正有效的教育更需要家园携手,合作共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老师。但往往我们不懂得专业的幼儿教育,而是凭借个人经验、传统做法、或是一些从书本上学到的内容对孩子进行教育,更多时间是在摸索,《指南》中的每一方面、每一条建议都是非常具体,详细的,对于我们这些不够专业的家长来说,可操作性非常强,不仅可以通过“学习与发展目标”清晰的了解到孩子每一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更可以按照每个阶段的“教育建议”来辅导孩子,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给到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与培养。

对家长来说,真的应该再早一些看到并学习这本《指南》,才能尽早的改变自己不科学的理念,改进教育孩子的做法。之前我还跟邱老师说,学习了《指南》我都不好意思说了,自己的教育和《指南》相距甚远,做得太不够。《指南》里的这些教育建议(而不是硬性规定),相当于一个个“温馨小提示”,将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落实养育孩子的实践行为,做了详细的指引。

虽然,我的孩子离指南的目标和建议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相信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在《指南》的指引下,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会日益向着明亮那方远行,也会为孩子将来的生存与发展乃至人生理想,打造牢固的基础。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孩子的专业老师和家长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儿童的发展心得体会篇四

暑假前,聆听了王老师关于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彩讲座,讲座后我将《指南》打印装订起来,利用假期的空余时间细细地翻看、品读了一番,在阅读过程中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的同时,总结了以下的一些心得体会:

正如《指南》的“说明”中所说,《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指南》中对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的确定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有些语句虽然意义相近,但是在数字或言语上的界定却更加详细规范了,如在动作发展中规定3~4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
4~5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
5~6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这些小小的数字虽然不同,但是却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层层递进的,正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水平能力发展差异,而也正是这些小小数字上的差异,让我们教师对于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有了更好的参考数值,让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教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教师的工作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让教师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指南》中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每个领域中的教育建议,如“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与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利用传统节日和民间庆典的机会,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等等,这些教育建议每一个都很详实有效,且关注到了各个方面的细节和注意点,但这些建议却一点也不显得多余或杂乱,每一条都是工作中着实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非常强。有了这本“备忘录”中的一个个“温馨小提示”,将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工作中落实实践行为,做更详细的指引。

在《指南》划分的几个领域中,并没有刻意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幼儿健康、心理、社会性交往、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同时也更强调“自主”二字。如“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发现表示赞赏”、“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或为自己的想法收集证据,如想知道院子里有多少种植物,可以进行实地调查”、“幼儿园和班级里的重大事情和计划,请幼儿集体讨论决定”、“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设计有规律的花边图案,创编有一定规律的动作,或者按某种规律进行搭建活动”等等,《指南》像是一位经验老道的学者,不仅将幼儿生活与学习上的活动锁定在自主能力的发展上,还根据不同的领域给出了有效的引导方法,“鼓励”、“支持”、“和幼儿一起”这样的字眼随页都可看到,让一件件学习中的小事都变得瞬间灵动了起来,幼儿的思维需要发散,教师的教育也需要发散,《指南》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性。

现在的孩子多数都生活在教育的条条框框之中,他们需要自主,因为只有自己动手动脑得来的直接经验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要想摆脱“填鸭式”的教育,想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班级的主人,相信在《指南》中就能够找到答案。

或许我对《指南》的解读还不够深入,还比较片面,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反思、实践,将《指南》的精神和经验落实到未来的工作中,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

儿童的发展心得体会篇五

以前,有一些家长经常会夸自己的孩子会识多少字、会背多少首唐诗、会说几句英语我当时就不敢苟同,我一直认为,幼儿期,童年,就是孩子玩的时期,在快乐的玩耍过程中培养兴趣,增长经验,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不是机械的去记忆一些汉字,一些英文字母。但是,我又找不到论据来论证我的理念。现在,有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那些所谓的会背的唐诗宋词、abcd,将不再是孩子“能干、真棒”的标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又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其中,学习与发展目标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新的科学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与我们的教育理念完全吻合。有了这个指南,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将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能够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里面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非常的详尽完善,不失为教育幼儿、培养儿童的完全手册、育儿宝典。

《指南》里列举了很多实用的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非常值得一读。与家长的实际做法对照一下,能为我们带来深刻的反思。我对几条我认为值得提倡的建议,谈一下个人看法:

例如:

1、建议: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烹调方式要科学,尽量少煎炸、腌制、烧烤。鼓励幼儿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现在的人工加工的食物和饮料,或多或少的都含有食品添加剂,有的甚至是违反食品规定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当下的食品安全问题都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作为家长,只能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自己烹饪的食物,孩子的饮食安全才能有所保证。这条建议很正视目前的社会问题,与时俱进。

2、建议: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

为了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指南》建议要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目前,有多少孩子能达到这个要求?比如下雨后,又有多少孩子能在外面玩水?(我小时候在农村,赤脚踩在雨水里玩,至今记忆犹新)。大气的污染(雾霾天气)、污水的横流、车辆的霸道使得孩子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少。

3、建议: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照看好幼儿;
幼儿乘车、乘电梯时要有成人带领;
不能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等。

这是有的幼儿园将孩子遗留在校车里、家长将孩子关在封闭的汽车里发生的惨剧所带给大家的教训。

4、建议: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
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在拐带等公共事件广为关注的背景下,幼儿安全问题仍是关注重点,希望他们能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如3~4岁的孩子要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等。需要家长们提起万分的精神,如今,养儿不易,保护孩子更不易。

5、建议: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把话说完。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和自主性都很强,成人应把他们作为平等地位的一份子来对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如蹲下来说话,孩子犯错时不能斥责而是平等的讲解道理,对幼儿好的行为表现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比较等等,这样可使幼儿切实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尊重别人。

6、建议: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如果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严肃地告诉幼儿说谎是不对的。

这一点,我双手赞成。有一次我的孩子因为没洗手想立刻吃到好吃的,撒谎说洗手了。被我发现后,我没有斥责他也没有打他。我面对他,让他看着我的眼睛,然后告诉他说:撒谎是世界上最最最可耻的行为,是坏人才做的事。晚上睡觉前又给他讲了“狼来了”的故事,给他讲了说谎的后果(被狼吃了)。至今,他一次也没有撒谎过。

7、建议: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有的家长动不动就带孩子去室内游乐园,或者是超市内的淘乐园。那种封闭的环境,空气质量并不好,清洁卫生工作也不会做的很到位,疾病的传播很难避免。所以,我认为多带孩子去公园,去野餐、去采摘、去春游、去农村体验生活,多接触大自然,多呼吸有氧空气,多感受自由自在,比什么都强。

《指南》里的教育建议每一个都很详实有效,且关注到了各个方面的细节和注意点,但这些建议却一点也不显得多余或杂乱,每一条都是工作中着实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非常强。对家长来说,真的应该再早一些看到这本《指南》,才能尽早的改变自己不科学的理念,改进教育孩子的做法。《指南》里的这些教育建议(而不是硬性规定),相当于一个个“温馨小提示”,将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落实养育孩子的实践行为,做到了详细的指引。

据网上报道,《指南》的制定始于20xx年,专家组分析比较13个国家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内容,用两年时间广泛征求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在全国东中西部抽取3600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测查对象。正式文本出台前,指南先后两次面向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师范院校征求意见,又在教育部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想,这份《指南》应该是集合了学前教育专家、育儿专家、社会学专家、儿科医学专家、资深幼儿园老师、家长还有孩子的集体智慧,代表了整个社会对孩子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殷切期望。

最后,值得关注的是幼儿园大班教育的“小学化”现象,《指南》的颁布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也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指南》着重强调了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例如《指南》中明确提出,5~6岁学龄前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即可以了。所以,广大家长应该切实转变观念,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比如上什么“学前班、特长班”,我认为,孩子在小学之前将小学一年级知识都学会了,入学以后肯定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反而会滋生懒惰的坏习惯。我们应该按照《指南》的建议,多陪孩子,与孩子互动,顺应孩子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配合幼儿园,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还孩子们一个健康的、快乐的、能留下美好回忆的童年生活。

儿童的发展心得体会篇六

《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并且细化了各领域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让我们清晰地了解了近四岁儿子的一般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回想我们在张睿帆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既有正确的做法,也有失误的地方。下面也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5个方面谈谈儿子的现状及我们的感想。

1、就“身心状况”来说,张睿帆满足“具有健康的体态”和“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而“情绪安定愉快”方面,情绪不够稳定,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闹,好在一般都能在我们安抚下慢慢平静下来。

2、从“动作发展”而言,张睿帆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也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但"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稍有欠缺。

3、“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方面是张睿帆目前做得最不好的地方,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吃饭不好好吃,要喂,边吃边玩;
特别不喜欢吃蔬菜;
吃饭的时候看电视;
刷牙需要劝说和陪同。唯一令人欣慰的方面是不喜欢喝饮料,最喜欢喝白开水。在我们的帮助下可以自己穿衣服和鞋;
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健康”是5个方面中我们对儿子最为忧心的,今后我们将根据《指南》各方面的教育建议逐步改善,让儿子成为最“健康”的孩子。

比较爱说话,讲话也很有礼貌,语言表达相对较好,词汇较丰富,常常“语出惊人”。喜欢听故事,也爱自己讲故事,基本能将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叙述清楚。喜欢“乱画”但不知何意。语言方面基本是我们对张睿帆最为放心的,今后也会更加注意这方面的培养。

1、张睿帆性格活泼,一般愿意与人交往,基本能与玩伴友好相处,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感觉有时也很会关心人,特别是对比自己弱小或者不幸者表现出同情和格外忍让。但偶尔也会表现出任性和自我,这基本是独生子女的通病,不过,在经过几个月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之后,这一方面在慢慢改善。

2、张睿帆基本还是喜欢群体生活的,虽然刚上幼儿园的前两周对去幼儿园有很大的抵触,但后来还是非常喜欢的,有时也能感觉到他对去幼儿园的期待。对于基本的行为规范一般能够遵守,但有时要“看心情”,偶尔会我行我素不听任何劝阻,希望在以后能够逐步改善,这也需要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得有更多的耐心。

3、张睿帆特别喜欢与家人同处,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在时,会表现出无比的快乐,也会显得特别听话。

对自然的一切充满好奇,挖土,玩沙,捞鱼、喂鱼,看蚂蚁等等,都是他平常喜欢玩的活动。日常生活中包含许多数学知识,各种形状,排列顺序等,也表现出很浓的兴趣。

爱美是人的天性,张睿帆喜欢与自然界接触,喜欢漂亮的花草,听到鸟叫虫鸣会表现出惊喜。但是对绘画和艺术表现出不太敏感,对于在人前表演会很害羞,今后会注重丰富他的体验,慢慢培养和改善。

总之,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感受很多,在以后教育孩子中,一定坚持:

1、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不拔苗助长;

2、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引导其兴趣所在;

3、引导愉悦的情绪表达;

4、培养自主自立的能力;

5、多抽出时间陪孩子,享受儿子的成长过程。

儿童的发展心得体会篇七

近阶段,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看了语言领域的第一点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总是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特别是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这样操作,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爱说、会说。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如来园时和他们交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没有什么新闻说说。晨间活动时,今天你玩了些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上课时更是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但是,我却发现,孩子们不怎么说话,或者说,说得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多。每天上课的时候,发言的总是那几个,难得有匹黑马冒出来,让我欣喜一下。这让我很是郁闷。但仔细想来,问题总还是出在我的身上,于是,慢慢寻找,慢慢发现,再慢慢改变。能力强的孩子总是很能说,也表现很积极。那些知道却不愿意说的,我采取激励措施,让他们从懒洋洋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共享。能力较差的孩子尽量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或把提问放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后面,让他们如小鹦鹉般跟着其他孩子学说。

在语言活动时,有时候让孩子们看着图说一句话,请一个孩子说了后,我不断要求其他的孩子,能不能说得更完整?能不能说得更好听?这样也刺激大家一起动脑筋,说得更好。这一点我发现很有用,在今后我也会一直用到。

当然,在孩子们大胆说话以后,不管说得如何,我总是给予肯定。希望孩子们越来越能说,越来越会说。

再比如在表现与创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是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样的教育建议就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只能所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儿童 发展 儿童发展心得体会(7篇) 2023年儿童的发展心得体会(7篇) 2023—2030儿童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