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高中语文《劝学》一文引发的德育思考

摘要:德育工作、课程思政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以德育人、课程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阅读鉴赏高中语文课文《劝学》,引发对高中学生德育的深刻思考。结合工作实践,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学德育大纲》为指南,以《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强调的育人目标和措施为依据,坚持以生为本,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期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

关键词:《劝学》;
课程思政;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劝学》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荀况的代表名作。劝学,即劝勉、鼓励学习,这篇写于两千多年前的佳作,至今读起来仍令人回味无穷,给人以启迪。

在深读原文的过程中,笔者不断反思在阅读中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引导青年学生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的学习态度,理解“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的道理;
以生为本开展课程思政,明确阅读教学融入德育的基本原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达到“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德育工作目标。

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
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比喻不勤奋学习,就不能获得高深的知识,就不能确立远大的目标。这不仅强调了天高、地厚,更强调了人外有人,要求学生保持谦虚的品质,秉承永不止步的学习态度。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的这些观点与《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相契合,正是中学德育工作的目标。笔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展开群文阅读,通过对《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伤仲永》等多篇与“劝学”有关文章的群文阅读,鼓励学生认真体会,以期促使学生形成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进而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目标。

二、“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切事物的兴起,必定有它的开始;
荣耀与耻辱的到来,必定和他的德行好坏相符合。”指一切事物的发生是有原因的,德行关乎荣耀与耻辱。品读中学生感悟颇深,学生认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所处的环境、所交的朋友,对自己的品德影响很大。具备良好的德行才能获得荣耀。”学生的认知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大庆石油高级中学是一所以艺术见长的中学,笔者结合校情和学情,根据学校总体要求,把德育融入各项语文实践活动中。本学期举办主题为“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演讲大赛,每月举办“‘荣辱之来,必象其德的感悟”“弘扬铁人精神,绽放青春光彩”等主题征文活动,每周每班凝练一句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励志标语。做到了学期有计划,每月有主题,每周有内容。通过这些系列化的课程思政活动,保证了德育工作的规范性、计划性及有效性。

学生积极参与演讲、作文大赛,不但丰富了知识,提高了阅读鉴赏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而且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核心素养,这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

三、“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这句名言流传至今,历久弥新。意思是“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这为高中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坚持协同育人的理念,明确阅读教学融入德育的基本原则,不断探讨课程思政的有效方法。

(一)创设情境,体悟德育内涵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我校展开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笔者将德育融入教學,创设了既契合学生阅读需求又能拓宽德育融入途径的教学情境。立足于教学需求,创设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触景生情,主动与文中的人物、事物、景物进行情感交流的真实情境,实现德育内容的渗透化教育。

例如,《劝学》一文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正确的学习态度,论述了学习的内容和途径,阐述了学习的最终归宿,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在阅读《劝学》时很难与作者的教育思想产生共鸣。授课时笔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有关的图片及视频,把作者的育人理念通过多媒体再现出来,用视频展示历代学者对文本的理解,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刻苦学习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道德修养,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家校合作,助力课程育人

调研中发现,一个学生的品德是否高尚、习惯是否良好、人格是否健全、身体是否健康、成绩是否优异,都与家庭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学校是专业的教育场所,教师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家校合作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工作中,学校要与家长携起手来,建立共同的德育立场,一起打造好的成长环境。家长要及时将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心理状态及思想倾向告知教师,教师要结合学生家长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制定合理的德育教育方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同时,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将家长引入教学进程中,让家庭教育补上德育“短板”,共同巩固学生获得的德育成果。

(三)课程育人特色化

笔者根据学校教学的总体计划,已经与学生一同完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活动。比如,通过开展参观铁人纪念馆、学习雷锋活动、纪念屈原、唱响五四青年节、纪念“一二·九”运动,庆祝教师节、国庆节、举办学生成人仪式和高三学生毕业典礼、秋季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以诗歌朗诵、演讲大赛、戏剧展演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恩教育、亲情教育和责任教育。另外,笔者和其他教师一起根据学生的特长及爱好共组建了22个社团,涵盖音乐、美术、舞蹈、天文、体育、科技、文学等方面。这些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不仅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而且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能力,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搭建了平台。

总之,课程思政应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学生体验为基础,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依托,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正行、好学、健康、善交”作为育人理念,牢固树立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与社会接轨、与未来接轨,成人、成才。

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课程思政、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学校先后荣获“黑龙江省德育先进学校”“大庆市养成教育先进学校、大庆市德育先进单位”“石油管理局德育特色校”等称号。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德育功能,真正助推学生走好人生之路,助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才。

作者简介:孙万新(1969— ),男,黑龙江省大庆石油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名著导读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劝学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劝学》周末·校园文学(2017年2期)2017-03-20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6期)2016-12-06雕刻在石头上的“劝学”“尽孝”故事文史杂志(2016年6期)2016-12-03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情感读本·理论篇(2016年9期)2016-11-05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对高中语文《劝学》中几个问题的商榷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年4期)2014-07-29从《劝学》看荀子的教育观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4年4期)2014-04-11

推荐访问:劝学 德育 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