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张永久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产生了全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对学生的知识构成进行了关注,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逐渐受到重视。小学语文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学科,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就显得极为关键,能够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分析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整体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4.007

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切实加强对于文化渗透的重视程度,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得到充分展现。教学期间不但需要丰富学生知识获取途径,同时还需要对其文化素养的培养加以关注,使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获得强化。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过程,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不管是其身体还是心理发展都不够成熟,阅历相对不足,要求教师以此为基础展开古诗文研究以及诗词歌赋欣赏等教学,使学生可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乐趣所在,促进学生思想成熟。凭借学生思想以及行为等对其心理活动进行判断,可以使学生的负面情绪获得有效改善,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就显得极为关键,对于学生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加以关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随之增加,所以教师需要切实将文化素养的渗透工作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够摆脱不良网络信息以及传统教学理念的约束,凭借优秀文学作品以及传统文化充实学生头脑,使学生综合素质获得强化,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传统文化和语文课堂教学之间的相互融合,能够使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在提高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使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思维认知能力获得培养。不仅如此,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以及文化特性,提高其学习热情,进而确保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小学语文的重点在于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认知能力以及逻辑分析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可以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其文化传承能力。教学实践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能够在对学生爱国情怀进行培养,同时切实实现民族精神的宣传,深化学生对于文化的认知,逐渐培养其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传统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教学,在此期间对学生思维认知深度的提高难度较大,而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可以在丰富学习资源的同时,使学生将基础知识和民族文化相结合,在拓展思维能力以及提高思维认知的同时,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研究表示,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可以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文明社会建设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但是二者之间的融合依旧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教师并未意识到传统文化渗透的关键作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依旧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和手段,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未鼓励并指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分析探索。再加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一些教师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并未积极主动地查阅和传统文化有关的教学资料,并不能使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密切关联。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相对较差。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年龄相对较小,并且不管是知识理解能力还是实际应用能力都相对较差,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学生所接触的语文知识以白话文尤为常见,对于古诗词的接触和学习少之又少,并且没有充分了解和掌握正确的古诗词鉴赏方式,无法对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掌握。并且一些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并且专业性素质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因此无法辅助和引导学生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而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理解。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1.展开多元教学,注重教学细节

多元化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小學时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小学生对于语文的思维认知相对缺乏,单一理论知识讲授并不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严重的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可以和多元化教学模式相结合,凭借学习细节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以激发。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展开,还需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展开教学,如游戏、知识竞赛以及歌谣等。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可以凭借游戏、歌谣等形式展开文化教学,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则可以凭借知识竞赛、课本剧等落实文化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文化以及知识熏陶,确保文化课程和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结合,这也是展开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方式。

例如在讲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出发,讲授古诗内容以及传统文化,也可以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教学实践切实体会这一传统节日的重要性,立足于教学细节使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思想水平以及文化内涵获得强化。对此,教师也可以对弘扬传统文化节日的诗词进行收集和总结,并和学生一同诵读,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的精神以及思想,感受其所要表达的观点和情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辅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同时这一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和素质教育理念充分符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与此同时,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对古诗词展开朗读和背诵,并分析和鉴赏,切实将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文化素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不要过度注重多样化,需要认真对待,进而从中受益。

2.组织识字教学,融合传统文化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关键,并且传统文化教育在识字教学中的渗透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识字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能够在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其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能够为后续阅读活动以及写作活动的展开夯实基础。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经典背诵当中融合识字任务,使学生可以在对经典进行诵读的同时增加知识储备,扩大识字量。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凭借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和经典内容有关的各种视频和动画,使学生可以在阅读以及观看时通过视觉、听觉感知汉字并体会传统文化,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可以深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思想及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在新课改背景下展开识字教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权威性,并且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教学期间,教师要坚持以身作则,使学生能够在对教师字迹进行观赏的同时,切实感受汉字之美。书法练习不只是识字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的重要过程。所以識字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对学生书写能力的训练加以关注,进而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的渗透质量和效率。

3.注重口语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在语言中,口语教学成效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交际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当前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说话练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关键,不但需要学生具备基础能力,同时还需要对学生汉语言的使用进行合理引导,切实对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进行合理应用,使口语教学的生动性进一步提高,使听众能够凭借语言,体会说话者的语言能力以及文化素养。

例如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春天为主题设计说话训练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利用和春天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并指导学生在组内通过期刊、书籍以及互联网等途径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和春天相关的各种诗词、谚语等进行收集总结,使学生可以在口语训练活动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在进行吸收和继承的过程中积极创新,进而实现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目标。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口语训练活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特征以及教学需求出发,对训练形式进行合理设计,使学生能够切实注重阅读传统文化和应用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结合,实现教学目标。

4.革新教学形式,转变教学思维

当前,语文教学实践以及教学体系中,传统文化和基础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融合,可以凭借转变思维模式以及革新教学理念等方式实现。传统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功利性较强,并且教师过于注重升学率,教学思维以及理念较为刻板,并未切实意识到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语文这一学科的价值所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在促进教师展开基础性教学的同时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并且凭借教学体系的革新以及思维能力的拓展对教学资源进行开拓,使学生的知识获得有效拓展,这一教学思维的转变,可以在转换学生思维认知的同时,对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使学生自身综合能力获得强化。

中国传统文化范围相对广泛,它和语文课堂之间的融合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思维,并对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应用,进而促进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之间的相互融合。传统文化融合期间,受到时代的影响,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存在差异,若教师未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学生学习热情以及积极主动性则会受到影响。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互联网进行合理应用,凭借网络为学生呈现有关内容,使学生可以在动画的观看过程中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并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多媒体教学的展开,能够在增加课堂趣味性和有效性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文字语言的重要性以及魅力所在。

5.结合课外资源,展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

小学教学中,一旦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学生注意力则无法集中,不仅无法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可以对教学范围进行拓展,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获得强化。可以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切实通过基础教学使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悟得到提高,进而在日常学习以及生活中加以应用,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增强思维认知并提升创造力,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获得有效培养。在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岁月的洗礼下积累了各种文化知识,凭借对经典文化读本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对文化经典读本进行合理选择。科学有效的经典文化读本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获得充分激发,同时还可以切实领略到古人的智慧所在。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基础性传统文化经典读本如《千字文》等,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对《老子》《孝经》中的思想进行学习,切实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智慧所在。在对学生潜在能力进行深刻挖掘的同时,提高其语文兴趣,深化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及时发现其中的内在价值。

6.优化学习环境,提高综合能力

环境对于个人处事态度以及行为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具备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良性竞争中相互借鉴和鼓励,提高学习成效,反之,则会使学生形成懒惰的习惯,进而影响其自身发展。对此,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广播为学生播放文学故事,使学生可以在休闲时了解有关知识。语文教学期间,在教学氛围创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切实在学生生活中融入文化知识,使学生可以在无形中受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提高其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张贴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海报,使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提高其学习能力的同时,使其语文学科素养获得强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无可替代的指导作用,传统文化不管是对于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还是强化其民族自豪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最大程度对传统文化渗透的质量进行完善和优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赵冬亮《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新作文(教研)》2022年第4期。

[2] 李玉琴、彭艳、胡娅《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融合——以怀化市人民路小学“本草苑”课程为例》,《教师》2021年第26期。

[3] 戴娟《融合传统元素,优化语文课堂——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2021年。

[4] 陈艳梅《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年第35期。

猜你喜欢融合传统语文《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饭后“老传统”该改了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融合菜中老年保健(2021年11期)2021-08-22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1年1期)2021-03-19《融合》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疯狂英语·新读写(2020年1期)2020-04-20老传统当传承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语文知识连连看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09年5期)2009-06-08

推荐访问:探究 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