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根结线虫的发生与防治

旺 珍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32)

笔者近年在西藏林芝市波密县设施栽培苦瓜、蕹菜(空心菜)、黄瓜、豇豆上发现根结线虫为害,病原鉴定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KofoldWhite)Chitwood。

病害主要发生在作物根部,侧根、须根易受害。寄主广泛,粮食作物、果树、蔬菜、观赏植物及杂草等均可被侵染。地上部表现为:受害轻时,病株症状不明显;
受害重时,似生长不良症,植株矮小,叶色变浅,结实小而少,产量低。遇高热天气中午叶片萎蔫(见图1a,图1b),严重时整株黄枯而死。拔出病株,须根和侧根上有大小不等、串珠状的根瘤,初为白色,后期变褐(见图1c,图1d),表面龟裂。在根结上生出细弱新根。剖开根瘤有细小的乳白色线虫(雌虫)。根系受到破坏,使水分和养分难以输送,影响植株正常生长[1]。线虫为害的根部易产生伤口,诱发根部病原真菌、细菌的复合侵染,加重为害。

图1 根结线虫为害症状及成虫形态

根结线虫成虫雌雄异形。卵蚕茧状,较透明,约0.10 mm×0.05 mm;
幼虫细长蠕虫状;
雄成虫线状,口针向背部弯曲,尾端稍圆(见图1e),较透明,(1.00^1.50)mm×(0.03^0.04)mm;
雌成虫呈梨形(见图1f),乳白色,多埋藏于寄主组织内,(0.44^1.59)mm×(0.26^0.81)mm。

根结线虫的生活史经卵、幼虫和成虫3 个阶段。该线虫在林芝地区棚室内1 年发生5^9 代,以卵或其他虫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在无寄主植物条件下,可在土壤中存活3 年。根结线虫移动能力差,1 年内在土壤中移动距离为20^30 cm[2]。当气温10 ℃以上,卵可孵化,幼虫多在土层1^20 cm处生存,1 龄幼虫留在卵内,2 龄幼虫离开寄主进入土中,继续发育并侵入寄主,穿刺侵入寄主根部,在维管束附近取食,导致受害部位形成根瘤或根结[3]。幼虫经过几次蜕皮后变成成虫。根结线虫繁殖力强,每头成虫产卵300^800 粒寄生于根组织内。线虫在土温20^30 ℃、含水量40%左右适宜发育,高于40 ℃或低于5 ℃很少活动,55 ℃经10 min致死。线虫喜欢疏松、透气、盐分低、pH 值4^8 的土壤环境,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其活动受到抑制。

4.1 初侵染源

病土、病苗及流水是无病地区根结线虫主要的初侵染来源之一。

4.2 传播途径

农事操作传播。在病田进行农事操作后,农机具粘带的病残体、病土和其他营养材料传播到相对健康的田块。

流水传播。远距离的传播主要是借助于流水、土肥、种苗。

根结线虫由于缺乏抗病品种,繁殖力强,而且其寄主种类多,适宜的设施环境导致其在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严重发生,严重威胁到该区设施蔬菜的生产。鉴于其潜在的危险性,建议密切关注其发生动态,严把生产环节关,综合运用农业、物理、药剂防治措施,构建环境友好型生态,调控根结线虫防治体系,遏制其扩散蔓延,确保蔬菜根结线虫防治安全、经济、高效和可持续控害[4]。

5.1 农业防治

加强检疫,防止带菌种苗传入健康田块;
及时清除病残体、杂草并集中深埋或烧毁。加强棚室管理,深翻土壤25 cm 以上,将土壤深层中的线虫翻到土表,日晒后土壤含水量降低,不利于线虫存活。与较抗病的蔬菜如韭菜、蒜、葱等合理轮作2^3 a,恶化线虫生存环境。培育健康种苗,利用嫁接法,提高植株耐病性。对从事过的农具进行擦拭、消毒,防止传播蔓延。

5.2 物理防治

高(低)温抑虫。利用西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选择夏季强日照进行土壤消毒,可选用50%石灰氮(氰氨化钙)颗粒剂1 200 kg·hm-2或威百亩水剂375 L·hm-2起垄灌水覆棚膜,密闭棚室15^20 d,可杀死大部分线虫。利用低温冻死线虫,在冬季灌水敞棚结冰冻死线虫。

水淹杀虫。利用线虫的好气性,在棚室休闲期做畦灌水,水层10 cm左右,持续20^30 d,使线虫缺氧窒息而死。

5.3 药剂防治

每667 m2可选用10%噻唑膦(福气多)颗粒剂,或5%丁硫克百威(好年冬)颗粒剂2.5 kg,或10%益舒丰颗粒剂1.25 kg,或3%米乐尔颗粒剂等高效低毒类杀线虫剂。在移栽15 d前进行土壤处理,所选药剂拌干细土40^50 kg均匀撒于土壤表面,用旋耕机将药剂和土壤充分混匀,深度30 cm 以上,可控制线虫的发生和为害。

采用灭生性土壤处理剂后在下茬种前须施用生物菌肥和有机肥。

猜你喜欢颗粒剂棚室线虫关于颗粒剂登记现代农药(2022年4期)2022-11-19使用颗粒剂药品,留意四误区恋爱婚姻家庭(2022年30期)2022-11-03夏季蔬菜换茬期线虫防治要注意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甘肃党参中花生茎线虫的鉴定与记述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22年4期)2022-07-07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抗逆性分析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年1期)2022-04-22原地翻建大棚三注意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2021年9期)2021-10-11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07-28线虫液体培养和监测过程关键参数的实验研究载人航天(2020年3期)2020-07-02稀土在棚室蔬菜种植中的妙用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23期)2019-08-16初春大棚安全防范莫放松农家参谋(2018年2期)2018-09-10

推荐访问:线虫 西藏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