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变化及教学价值7篇

篇一: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变化及教学价值

  高中物理新旧版本教材内容变化对比

  表1 共同必修内容变化

  主题

  增加、删除及调整

  原因分析

  机械运动与物 理模型

  将 原 来 “通 过 对 质 点 的 认 识 ,了 解 物 理 学 研

  模型建构是科学思维中四个要素之

  究 中物理模型的特点, 体 会 物 理 模 型 在 探 索 自 一, 对质点模型的建构要求具体、明确,

  然 规 律 中 的 作 用 ”调 整 为 “经 历 质 点 模 型 的 建 构 有 利 于 体 会 建 模 的 思 想 和 方 法

  过 程 。

  知道 将 物 体 抽 象 为 质 点 的 条 件 , 能 将 特

  速度与加速度的建立可以很好地体现极限的

  定 实 际 情 境 中 的物体抽象成质点。体会建构物理 模 型 的 思 维 方 式 ” 增加 “体 会 科 学 思 维 中 的 抽 象

  方法和物理问题

  思想和抽象思维方法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高中物理学习中重

  要的规律之一,应提高要求

  研究中的极限方法”

  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从 为

  “了 解”调 整

  数学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贯穿整个物理 学,不必在某一处提及

  原来自由落体运动在例中体现,没有充分体

  “理 解 ”

  现其在中学物理中的地位,其中伽利略研究问题

  删 去 “体 会 数 学 在 研 究 物 理 问 题 中 的 重 要 性 。” 的方法没得到应有的加强

  增 加 “通 过 实 验 ,认 识 自 由 落 体 运 动 规 律 。

  结

  合物理学史的相关内容, 认识物理实验与科学推理在物理

  学研究中的作用”

  相互作用与运 动规律

  “通 过 实 验 了 解 物 体 的 弹 性 ”调 整 为 “通 过

  了解胡克定律比原要求要高,因为后续学习

  实验了解胡克定律”

  要用到胡克定律,如简谐运动。学生实验也增加了

  “认 识 滑 动 摩 擦 、 静 摩 擦 规 律 ”调 整 为 “知 道 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现象”

  力 的合 成和 分 解从 “ 理解”调 整 为 “ 了解”

  胡克定律, 内容要求与实验相一致 关于摩擦说现象比规律准确,摩擦力可以说

  规律

  “用 力 的 合 成 和 分 解 分 析 生 活 问 题 ”调 整 为 “用

  降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要求,减轻学生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问题”

  负担

  共点力平衡是核心知识,调整后的说法更准

  确

  机械能及其守 恒定律

  增 加 “定 性 了 解 弹 性 势 能 ”

  补充对弹性势能的要

  增加 “体 会 守 恒 观 念 对 认 识 物 理 规 律 的 重 要

  求 加 强 “守 恒 观 念 ”的教

  性 ” “关 心 常 见 机 械 功 率 的 大 小 及 意 义 ”调 整

  学

  为 “了

  “关 心 ”不 是 一 个 具 体 的 认 知 要 求 ,改

  解常见功率的大小及意义”

  为 “了 解 ”更 准 确

  删除 “举 例 说 明 功 是 能 量 变 化 的 量 度 ”

  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在动能定理、重

  删除 “ 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 力 势 能 的 变 化 与 做 功 的 关 系 处 均 有 体 现 ,

  没有必 要 重 复 提 出 要 求

  如果实验用类似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 验 装 置 ,一 是 改 变 力 、质 量 来 做 实 验 繁

  难 , 二是实验的具体作法与探究匀变速直

  线运动雷同,此次没有把它列入学生实

  验,内容中也不作要求

   续表

  主题

  增加、删除及调整

  原因分析

  曲线运动与万 有引力定律

  增 加 “通 过 实 验 ,了 解 曲 线 运 动 ,知 道 物 体

  通过实验及分析了解曲线运动的条

  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件, 便于学生理解一般意义的力与运动

  增 加 “通 过 实 验 ,探 究 并 认 识 平 抛 运 动 的 规 律 ”的 关 系

  将 “会 用 运 动 合 成 与 分 解 的 方 法 分 析 抛 体 运 动” 调整为 “体 会 将 复 杂 运 动 分 解 为 简 单 运 动 的 物 理思想” 增加 “探 究 并 了 解 匀 速 圆 周 运 动 向 心 力 大

  通过实验认识平抛运动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方面,应该加强

  加强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思想加强 实验探究,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 掌握向心加速度与各量关系的含义

  小 与 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

  牛顿力学的局 限性与相对论 初步

  只 保 留 “初 步 了 解 相 对 论 时 空 观 和 微 观 世

  课时所限,保留相对论、量子化主要观点,

  界 的 量子特征”

  删去具体内容的要求

  删除 “知 道 狭 义 相 对 论 的 实 验 基 础 、基 本 原

  部分量子初步的内容移至选择性必修

  理 和 主 要 结 论 ”和 “初 步 了 解 广 义 相 对 论 的 几 个 3中

  主 要 观点以及主要观测证据”

  静电场

  电路及其 应用

  将 “原 子 结 构 ”改 为 “原 子 结 构 模 型 ”“点电

  加强模型建构科学思维的学习

  荷 ”改 为 “点 电 荷 模 型 ”

  库仑定律学习不能仅限于公式的学习,

  增加 “体 会 探 究 库 仑 定 律 过 程 中 的 科 学 思 要 强 调 其 中 科 学 方 法 的 学 习

  想 和 方法” 增加 “体 会 用 物 理 量 之 比 定 义 新 物 理 量 的 方

  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 降低电场强度及电势差的要求,适当减轻学

  法 ” 电 场 强 度 由 “理 解 ”调 整 为 “了 解 ”

  生的负担

  电 势 差 由 “理 解 ”调 整 为 “了 解 ” 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的利用与防护 能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能解释相关的 物理现象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静的利用与防护是生活中常见的现 象, 加强应用是强调素养的一个方面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是物理学习中重要 的内容,后续学习也去用到 加强实验的要求对学生理解该内容非常

  必要

  增加 “了 解 串 、并 联 电 路 电 阻 的 特 点 ”

  串、并联电路电阻的定量关系初中不要求,

  删去 “初 步 了 解 多 用 电 表 的 原 理 ”

  高中应明确要求

  增 加 “理 解 电 功 、 电 功 率 ”

  多用电表只要求会使用, 不要求原

  焦 耳 定 律 由 “知 道 ”调 整 为 “理 解 ”

  理 。而 多 用 电 表 的 使 用 已 放 在 “用 多 用 电

  增 加 “能 分 析 和 解 决 家 庭 电 路 中 的 简 单 问 表 测 量 电 学 中 的 物 理 量 ”实 验 中 ,内 容 中 不

  题 , 能将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再 单 独 列出

  实际”

  电 功 、电 功 率 是 高 中 物 理 的 重 要 内 容 ,

  删去 “逻 辑 电 路 和 集 成 电 路 ”的 内 容

  应该提出明确要求

  焦耳定律的要求应该与电功、电功率的

  要求一致

  加强安全用电的意识

  限于课题,删去部分过于技术的内容

  电磁场与电磁 波初步

  产 生 感 应 电 流 的 条 件 由 “理 解 ”调 整 为 “了 解 ”

  知道什么条件下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即可,降

  增加 “知 道 光 的 能 量 是 不 连 续 的 。初 步 了 解 低在此分析过难、繁杂的问题

  微 观世界的量子化特征”

  加 强 “能 量 量 子 化 ”现 代 物 理 思 想 的

  教学

   主题

  表2 选择性必修内容变化 增加、删除及调整

  原因分析

  动量与动量守 恒定律

  “通 过 实 验 ,理 解 动 量 ”调 整 为 “通 过 理 论 推 导和实验,理解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应在高中物理中明确提 出 要 求。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来学习动量 定理,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这部分内容

  机械振动与机 械波

  删 去 “惠 更 斯 原 理 ”

  限于课时,删去难度较大、中学应用并不广 泛的惠更斯原理

  光及其应用

  删 去 “用 激 光 观 察 全 息 照 相 ”

  删去许多学校不易实现的实验

  磁场

  “会 计 算 安 培 力 的 大 小 ”调 整 为 “会 计 算 匀

  使安培力大小的计算明确要求在匀强磁

  强磁场中安培力的大小”

  场中

  电磁感应及其 应用

  “理 解 法 拉 第 电 磁 感 应 定 律 ”调 整 为 “通 过 实验,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知 道 交 变 电 流 , 能 用 函 数 表 达 式 和 图 像 描 述 交 变 电 流 ”调 整 为 “通 过 实 验 ,认 识 交 变 电 流 。

  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正弦交变电流”

  删 去 “通 过 实 验 ,了 解 电 容 器 和 电 感 器 对 交 变 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

  增 加 “了 解 发 电 机 和 电 动 机 工 作 过 程 中 的 能 量 转化”

  中学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必须建 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故明确提出对实验的要求

  强 调 实 验 的 作 用 。描 述 中 “公 式”比 “函 数 表 达 式 ”更 准 确

  限于课时,对此部分不作要求强调 应用的意识

  电磁振荡与电 磁波

  增加 “认 识 电 磁 学 在 人 类 生 活 和 社 会 发 展

  删 去 多 条 具 体 内 容 中 类 似 “在 人 类 生

  中 的 作用”

  活 和 社 会 发 展 中 的 作 用 ”,统 一 在 上 位

  增 加 “初 步 了 解 场 的 统 一 性 和 多 样 性 ,体 会 概 念 “电 磁 学 ”里 体 现

  物理学对统一性的追求”

  加 强 物 理 观 念 中 “物 质 观 ”的 教 学 ,体

  增加 “通 过 实 验 , 了 解 电 磁 振 荡 ”

  会物理学中对统一理论基本目标的追求

  删去 “了 解 电 磁 波 的 应 用 和 在 科 技 、经 济 、

  电磁振荡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实验可帮

  社会 发 展 中 的 作 用 ”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振荡的产生

  电磁波的应用在具体内容中有要

  求 , “在 经 济 、 社 会 中 的 作 用 ”放 在 电 磁

  学 中 统 一说

  传感器

  增加 “用 传 感 器 设 计 并 制 作 简 单 的 自 动 控 制 装 置 ”学 生 实 验

  强调这部分内容动手实践的作用

  固体、液体和气 体

  删去 “知 道 阿 伏 加 德 罗 常 数 的 意 义 ”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在化学中已详细学

  增 加 “知 道 分 子 运 动 速 率 分 布 图 像 的 物 理 意 习,物理中直接应用即可。

  义 ” 删 去 “认 识 温 度 是 分 子 平 均 动 能 的 标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对理解分子运动速率

  志 。

  理解

  分布的统计规律非常重要, 应该明确要求

  内能的概念”

  限于课时,在微观理论部分对分子平均动能

  删 去 “了 解 液 晶 的 微 观 结 构 。

  通 过 实 例 了 和内能不作要求。内能只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作为

  解 液 晶 的 主 要 性 质 及 其 在 显 示 技 术 中 的 应 用 ”“知 宏观量来要求。

  道 饱 和 汽 、未 饱 和 汽 和 饱 和 气 压 。了 解 相 对 湿 度 。

  限 于 课 时 ,删 去 热 学 中 的 一 些 非 主

  举例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对人的生活和植物生长

  干

  的影响”

  知识

   主题

  增加、删除及调整

  续表 原因分析

  热力学定律

  删 去 “初 步 了 解 熵 是 反 映 系 统 无 序 程 度 的

  限 于 课 时 ,删 去 难 度 较 大 的 有 关 熵

  物理

  的

  量”

  内容

  原子与原子核

  知道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删 去 “能 简 单 解 释 轻 核 与 重 核 内 中 子 数 、质 子 数 具 有 不 同 比 例 的 原 因 ”” 知 道 链 式 反 应 的 发 生 条 件 。了 解 裂 变 反 应 堆 的 工 作 原 理 。了 解 常 用

  自然界最基本的相互作用的内容,学生应该 知道。同时了解科学为追求统一所做出的贡献

  限于课时,删去难度较大、过于技术的 内容

  裂 变 反 应 堆 的 类 型 。知道核电站的工作模式”

  波粒二象性

  “根 据 实 验 说 明 光 的 波 粒 二 象 性 ”调 整 为

  加 强 科 学 思 维 中 所 说 的 “证 据 ”意识

  “能根 据 实 验 结 论 说 明 光 的 波 粒 二 象 性 ”

  限于课时,删去一些具体知识,加强

  删 去 “了 解 康 普 顿 效 应 ”“知 道 光 是 一 种 概

  微

  率 波 ”“知 道 电 子 云 ”“初 步 了 解 不 确 定 性 关 系 ”

  观世界基本特点和主要观点的了解

  增加 “了 解 微 观 世 界 的 量 子 化 特 征 。体 会 量

  子论的建立对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影响”

  

篇二: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变化及教学价值

  物理教师教育实训案例

  讲稿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和 位移)。

  (2)会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利用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会测量瞬时速度。

  (3)明确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用数学的方法表述出来。培养学生获 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量一些不能直接 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2)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即要动手,又要动脑。

  (3)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 物体的运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打点计时器的巧妙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 指导作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2)体验用图象方法描述物理现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 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2.难点 处理纸带的方法,用描点法画图象。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节《用打点计时器测 速度》。

  测定物体的速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当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 时,测定某时刻的速度更是比较困难,比如飞舞的苍蝇,要确定它某时刻的速度 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现在只研究直线运动的速度的测量问题。

  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在不断变化,要研究物体的运动,我们首先要 准确记录物体运动的信息。直接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在技术上是比较复杂的。我

  25

   们可以尝试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再经过计算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 况。

  那么如何有效记录物体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呢? 【课堂活动】 同桌之间,一位同学拿一支笔,另外一位同学牵动一条宽约为 1cm 的长纸 带,使纸带在笔下沿着直线向前移动,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1 秒)点击纸带。

  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的点。

  思考:在打点时间间隔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纸带上两点之间的间隔是否能反 映出手拉纸带运动的快慢? ——纸带上两点间隔越长,说明速度越大。

  这种记录物体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方法是可取的,但是用手打点不能保证时 间间隔严格相等,会造成比较大的误差。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能严格控制打点时 间间隔相等的记录物体运动位移和时间信息的仪器——打点计时器。

  2、电磁打点计时器:

  请同学们阅读打 P19,明确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工作原理及 使用方法。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 4—6V.当电源频 率为 50Hz 时,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s 打一个点。通电前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 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通电时,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 偏振片振动起来,带动振针振动,振动频率和电源频率一样。这时,如果纸带运 动,振针就会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系列的点。这样就记录下了纸带的运动 信息。

  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火花打点计时器可以代替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与电磁打点计时器不同的 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220V 的交流电。使用时将电源插头直接插

  26

   在交流 220V 插座内就可以了。点火花打点计时器用墨粉和电火花打点,当按下 脉冲输出开关时会产生高温电火花,高温电火花可以使墨粉汽化在纸带上。当输 入交流电的频率是 50Hz 时,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也每隔 0.02s 打一个点。

  比较两种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时振针和纸带间有摩擦而电火花 打点计时器在使用过程中阻力极小,这极小的阻力来自纸带运动的本身而不是打 点时产生的,因而系统误差较小。这两种打点计时器的作用是一样的。

  4、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一个重要的实验仪器,请同学们阅读 P20,总结 出它的使用方法。

  1.固定打点计时器 2.安装纸带 3.启动电源,水平拉动纸带,关闭电源。

  注意:

  1.先启动电源 1~2s,再拉动纸带。——打点计时器打开电源后要经过一个短 暂的时间才能稳定工作,所以应先打开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工作 1—2s 后才能松手 打纸带,这样做可以减小误差。

  2.结束后立即关闭电源。——打点计时器是按照间歇性工作设计的,长期连 续工作会导致线圈发热而损坏。

  问题:

  纸带上的点与纸带的位移和时间是如何对应的,怎样从纸带上的点得到相关 数据? 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区间

  0~1

  1~2

  2~3

  3~4

  0~2

  2~4

  △x/m

  △t/s

  v/m·s-1

  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算平均速度呢? ——测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数一下这两个点间有多少时间间隔,即有多少 个 0.02s,用距离除以时间得到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5.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思想方法: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粗略的代替这段时间内的某点的瞬时 速度。所取的时间间隔越接近该点计算出的瞬时速度就越精确。

  27

   D

  E

  F

  G

  如图:要计算 E 点的瞬时速度,可以测量包括 E 点在内的 D、F 两点之间的 位移△x 和时间△t,算出纸带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v x ,如果要求不高,可

  t 以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 E 点的瞬时速度。选取的两点距离 E 点越近,算出的平 均速度越接近 E 点的瞬时速度。

  请同学们根据粗略表示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计数点,测量包含 这个点的一段时间的位移△x 和时间△t,并根据 v x 计算各点附近的平均速

  t 度,填入 P21 的表 1 中,把它当做计时器打下这些点时的瞬时速度。从表中可以 粗略的看出手拉纸带运动的速度变化情况。

  5.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图象时研究物理问题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数据处理方式,图像相对于表格更加 直观、方便。我们可以用图象来描述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以速度为纵坐标,时 间为横坐标,在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 2 中各个时刻的 v、t 数据, 在坐标系中描点。速度的变化是比较平滑的所以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 起来。得到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观察图象可以更形象直观地显示自己手拉纸带 的运动情况。

  6.小结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测量瞬时速度 速度—时间图象

  靠电磁感应带动振针振动通过复写纸打点 靠产生的电火花放电蒸发墨粉打点 注意使用方法和领悟注意事项 用包含某点的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 以时间为横坐标,速度为纵坐标,描点连线作出的平滑图象

  28

  

篇三: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变化及教学价值

  高中物理新课改教材与旧教材 的比较

  LT

   高中物理新课改教材与旧教材的比较

  作者:

  王祝敖 (高中物理 河北衡水物理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2 / 117

  2009-07-22 10:31:30

  发表日期:

  从 2009 年 9 月河北省普通高中高一学生全面使用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 的新教材。作为教师最需要适应新课程,重新学习,理解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方法,重新备课、制作课件。由于新课改要求普通高中的课程由必修 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实行学分制,并且国家教育部批准全国各地 60 套普 通高中实验教材编写立项,因此,这次课程改革与以往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为了能较好把握这次课改的理念,下面就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2004 年初审通过的即将投入使用的物理人教版新教材与之对应的 2003 年

  版的旧教材内容加以比较。

  1 教材知识结构编排的比较

  在知识结构编排上,与 03 年版旧教材则存在较大差异:在具体的每节内 容编排上,两本教材各具特点。表 1 列出两本教材在新教材必修 1 中的对 应内容的具体编排说明。

  从表中的结构上看,旧教材先讲“力”,再讲“直线运动”,然后讲描述 力与运动关系的“牛顿运动定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是从 “力”跳跃到似乎毫无关系的“直线运动”中去,这种割裂的排列顺序忽 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而新教材则从与 初中知识衔接紧密的“运动”讲起,引入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逐步过渡 到难度稍大的“匀变速运动”,之后才讲解“力”,最后研究“运动和力

   的关系”,整体上有先分后总的感觉,结构比较科学,并且探究性强,突 出了对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的培养。

  从新教材的具体知识结构编排看,人教版具有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局 部的特点。比如:先讲匀变速直线运动,后讲其中的自由落体运动,先讲 基本作用力,后讲弹力、摩擦力等各种性质力,先依次讲解牛顿的三大运 动定律后,再具体分析受力与运动情况的关系。这种编排有利于学生从整 体上把握事物特点,并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中加以应用。在力的部分,是 由探究弹力、研究摩擦力等再过渡到研究各种受力的方法上,在牛顿运动 定律的部分,是由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出发,去寻求力和运动的关系,获得 科学规律。这种安排则是从生活角度出发,从具体的形象思

  章

  运动的描 述

  新教材 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速度

  实验测速度 加速度

  匀变速线 运动能研

  究

  实验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速度与时间 位移与时间

  章 力 直线运动

  03 年版旧教材 节 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机械运动 位移和时间 加速度 运动规律 规律的应用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材也在不断的更 新。教材的内容安排和呈现形式的改变,都是为教材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服务的。

  现代物理教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在传授物理知识,培养学生智能的 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态度、科学精 神的对社会高度负责的高素质的人才。03 年版的旧教材已经开始融合 STS 的内容,开始注重科技与社会的结合,新教材则更好地融合了相关内容。

  比如:人教版开设的“科学漫步”栏目,就是结合教材知识点,来介绍最 新的科技发展,还有“桥梁的研究”课题的提出,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力学 知识对身边的各种桥梁进行分析和研究。开设“实践和拓展”栏目,让学 生从课堂走入生产生活,去丰富和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另外,还在课后 配套练习的编制上做了较大的改动,增加了大量实际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和研究。并且,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新教材都增加学科专业英语的基础内容,对物理的专业术语都有英语对照 方便教师实行双语教学。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学目的也由传统的“授之以 鱼”而逐渐转为授之以渔”,新教材在讲解知识点时都具备明显的探究 性,都期望让学生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还能从中锻炼自己的 能力,形成现代人才应该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相比较而言,人教 版新教材的说理性更强,各种研究和实验的仪器要求不高,利于普遍推广。

  新教材中知识点的学习多从观察思考、实验探究开始,在讨论交流、实践

   拓展和网络资料查询指引中结束,结合较为先进的仪器和手段,进行各种 现象及科学知识的研究,这种编排更有利于对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的培 养。

  

篇四: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变化及教学价值

  高中物理新课改教材与旧教材 的比较

   高中物理新课改教材与旧教材的比较

  作者:

  王祝敖 (高中物理 河北衡水物理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2 / 117

  2009-07-22 10:31:30

  发表日期:

  从 2009 年 9 月河北省普通高中高一学生全面使用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 的新教材。作为教师最需要适应新课程,重新学习,理解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方法,重新备课、制作课件。由于新课改要求普通高中的课程由必修 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实行学分制,并且国家教育部批准全国各地 60 套普 通高中实验教材编写立项,因此,这次课程改革与以往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为了能较好把握这次课改的理念,下面就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2004 年初审通过的即将投入使用的物理人教版新教材与之对应的 2003 年

  版的旧教材内容加以比较。

  1 教材知识结构编排的比较

  在知识结构编排上,与 03 年版旧教材则存在较大差异:在具体的每节内 容编排上,两本教材各具特点。表 1 列出两本教材在新教材必修 1 中的对 应内容的具体编排说明。

  从表中的结构上看,旧教材先讲“力”,再讲“直线运动”,然后讲描述 力与运动关系的“牛顿运动定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是从 “力”跳跃到似乎毫无关系的“直线运动”中去,这种割裂的排列顺序忽 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而新教材则从与 初中知识衔接紧密的“运动”讲起,引入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逐步过渡 到难度稍大的“匀变速运动”,之后才讲解“力”,最后研究“运动和力

   的关系”,整体上有先分后总的感觉,结构比较科学,并且探究性强,突 出了对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的培养。

  从新教材的具体知识结构编排看,人教版具有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局 部的特点。比如:先讲匀变速直线运动,后讲其中的自由落体运动,先讲 基本作用力,后讲弹力、摩擦力等各种性质力,先依次讲解牛顿的三大运 动定律后,再具体分析受力与运动情况的关系。这种编排有利于学生从整 体上把握事物特点,并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中加以应用。在力的部分,是 由探究弹力、研究摩擦力等再过渡到研究各种受力的方法上,在牛顿运动 定律的部分,是由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出发,去寻求力和运动的关系,获得 科学规律。这种安排则是从生活角度出发,从具体的形象思

  章

  运动的描 述

  新教材 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速度

  实验测速度 加速度

  匀变速线 运动能研

  究

  实验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速度与时间

  位移与时间

  章 力 直线运动

  03 年版旧教材 节 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机械运动 位移和时间 加速度 运动规律 规律的应用

   自由落体运动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重力与基本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

  弹力 摩擦力 力的合成

  牛顿运动定 律

  力的分解

  牛顿第一定律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牛顿运动 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力学单位制

  牛顿第三定律

  受力与运动情况关系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超重与失重

  物体的平衡

  自由落体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状态改变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力学单位制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 惯性系知识 定律适用范围 共点力的平衡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应用

  有固定转轴的物体的平衡

  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

  维到抽象的特点概括和规律应用,从易到难,降低了以往的教学中一个 规律的实例变成学生学习的难点的可能性,有利于学生调适认知。新教材 在知识结构编排上都力求避免对知识连贯性的割裂,在顺序上体现了不同 的认知特点。

  2 教材呈现形式的比较

   新教材不仅在知识结构编排上与旧教材有很大差异,而且在呈现形式上也 更新颖活泼,富有强烈的吸引力。

  首先,在版式设计上,两本教材都留有批注空间,突出重点。所不同的是, 人教版新教材的暖色调则给人比较亲切的感觉,各种淡彩的印刷,则给入 耳目一新的清新感,更显活泼。教师使用教材时,可以适当考虑色彩对学 生心理的影响,并指导学生利用好教材。

  再者,在插图设计上,新旧教材也各不相同。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好的插图能突破时空的局限,把古今中外、宏观与微观、过去与现在的物 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知识和科技成果生动形象地层现在学生面前。旧 教材中照片较少,多是绘制插图,虽然可以把抽象内容直观化,但缺乏真 实性,学生学习时容易产生纸上谈兵的感觉。而两本新教材的照片都比较 多,有很强的真实感,尤其对学生,更增添一份亲切的吸引力。而漫画的 加入,则是人教版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有趣的漫画人物、场景和对话,能 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加好奇心和动手实践的欲望。

  因此,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教师如果能结合所选用的新教材插图的不同特 色,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物理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信可 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3 教材功能的比较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材也在不断的更 新。教材的内容安排和呈现形式的改变,都是为教材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服务的。

  现代物理教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在传授物理知识,培养学生智能的 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态度、科学精 神的对社会高度负责的高素质的人才。03 年版的旧教材已经开始融合 STS 的内容,开始注重科技与社会的结合,新教材则更好地融合了相关内容。

  比如:人教版开设的“科学漫步”栏目,就是结合教材知识点,来介绍最 新的科技发展,还有“桥梁的研究”课题的提出,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力学 知识对身边的各种桥梁进行分析和研究。开设“实践和拓展”栏目,让学 生从课堂走入生产生活,去丰富和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另外,还在课后 配套练习的编制上做了较大的改动,增加了大量实际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和研究。并且,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新教材都增加学科专业英语的基础内容,对物理的专业术语都有英语对照 方便教师实行双语教学。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学目的也由传统的“授之以 鱼”而逐渐转为授之以渔”,新教材在讲解知识点时都具备明显的探究 性,都期望让学生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还能从中锻炼自己的 能力,形成现代人才应该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相比较而言,人教 版新教材的说理性更强,各种研究和实验的仪器要求不高,利于普遍推广。

  新教材中知识点的学习多从观察思考、实验探究开始,在讨论交流、实践

   拓展和网络资料查询指引中结束,结合较为先进的仪器和手段,进行各种 现象及科学知识的研究,这种编排更有利于对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的培 养。

  

篇五: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变化及教学价值

  内容 质点 参考系 坐标系 路程与位移 矢量 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打点计时器 加速度

  内容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旧教材知识对比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质点

  物体和质点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

  中,参考系的选择是个重要的问题,选

  取得当,会使问题的研究变得简便

  无

  增加“坐标 x”“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表述为“位移与路程”

  表述为“路程与位移"

  在第一章力中表述为“力既有大小, 分散在“路程与位移”、“速度的变化”、

  又有方向,力的合成要遵循平行四边

  “力的合成”知识点中介绍

  形定则。在物理学中,像这样的物理

  量叫做矢量”

  速度的定义式为“ v s ” t

  速度的定义式为“ v x ” t

  由 v s 求出的速度,叫做变速直线 t

  运动的物体在时间 t(或位移 s)内的 平均速度

  由 v x 求出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 t

  在时间间隔 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 平均速度

  从 A 点起取一小段位移 AA1,求出 汽车在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从 A 点起所取的位移越小,比如取 AA2、 AA3 等,所得的平均速度就越能较精 确地描述汽车经过 A 点的快慢速度

  物体在从 t 到 t+ t 这样一个较小的时 间间隔内,运动快慢的差异也就小一

  些. t 越小,运动的描述就越精确。如果

  t 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x 表示物体 t

  在时刻 t 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 度。

  在学生实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在课文“第四节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增加了作曲线“拟合”线

  为了描述速度改变的快慢,我们引入 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这一

  加速度的概念 a vt v0 t

  特性,我们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a v t

  课文中没有给出 v 的定义.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直接用匀加速直线运动 a 的定 义给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用实验数据处理的方式,拟合出速度随时

  速度随时间的变 化规律

  间呈线性变化,再根据数学关系式的斜率 与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关系比较出加速

  度的含义。

  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位移与时间的

  根据 s vt 和 v v0 vt 2

  关系

  由 v—t 图像与 t 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 义,延伸到线性变化时面积的微元求和的

  第1页共7页

   自由落体运动

  内容 力的分类 四种相互作用 形变的类型 胡克定律 摩擦力 矢量合成方法

  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推论出

  s

  v0t

  1 2

  at

  过程,推论出

  x

  v0t

  1 2

  at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给出 增加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自由落体运动物理学公式,伽 的内容。其中有逻辑推理、猜想与假说、

  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作为课

  实验验证、外推理论。

  外阅读材料.

  第三章相互作用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力的分类

  无力的分类

  增加了四种相互作用

  拉伸、弯曲、扭转形变

  无形变类型

  直接给出胡克定律的内容与 学生实验中要求学生探究弹簧弹力与形

  F—x 的关系

  变量的关系

  先讲滑动摩擦力后讲静摩擦力

  先讲静摩擦力后讲滑动摩擦力

  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为牛顿 增加笛卡尔的观点“还应该成为一个原

  运动定律最后一节内容。

  理,它是人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础”。

  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突

  出实验数据处理

  牛顿第三定律 用弹簧显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共点力平衡

  共点力平衡与超重失重合并为一节课文 增加了“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

  内容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和分 解

  第五章曲线运动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增加了演示实验“钢球离开轨道是的速

  度方向与轨道(曲线)有什么关系?”

  标题“运动的合成和分 标题“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分速度课文中给

  解” 分速度课文中给出的 V1、

  出 VX、VY、x、y x vxt

  y vyt

  增加“蜡块

  V2、

  S1、S2 v1

  s1 t

  v2

  s2 t

  y vy x 运动的轨迹 vx "

  平抛运动

  “平抛物体的运动"

  “抛体运动的规律”、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

  v s 线速度定义式为 t

  v l 线速度定义式为 t

  第2页共7页

   角速度定义式为 t

   角速度定义式为 t

  向心加速度

  内容 行星的运动

  万有引力 人造卫星、宇宙

  速度

  用向心力演示仪得出向心力的

  用数学方法推论向心加速度

  大小计算公式,再用牛顿第二 增加了“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

  定律推论出向心加速度

  动"增加了“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增加了科学的足迹“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 识”

  引力常量的测定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分成“太阳对行星的 引力”到“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到“太阳与行

  星间的引力”增加了万有引力的地月检验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选学内容 增加“梦想成真"、“航天事业改变着人类

  “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

  生活”“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第七章机械能与其能量守恒

  内容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追寻守恒量

  守恒量的起源

  功

  W FS cos

  W Flcos

  功率

  增加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功率与速度 P FV 纯理论 化讨论 力、速

  体现生活中的物理。

  变速箱、齿轮、换档

  度、功率的关系

  重力势能与动能 〔原〕第十三章

  先讲解动能、动能定理后讲重 先讲重力势能后讲动能、动能定理

  力势能

  〔新〕第一章

  一、重电力荷势能库仑定律 二、电场 电场强度

  1 电荷重及力其的守功恒、定重律力势能、势能是系统所

  2 库仑定律

  共有的。

  三、弹电性场势线能

  简单给出弹性势能的定性解释3 电场定强量度讨论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功和能的转化关系、动能定理 的理论推导过程.

  动能定理表述“合力所做的功 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 系”、动能定理的理论推导过程

  动能、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表述“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

  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

  实验与能量守恒

  动能的变化”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验证机械

  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 3-1 第一章静电场

  第3页共7页

   四、静电屏蔽

  4 电势能和电势(电势能要求定量计算)

  *五六七八九五十、、、、、、、电等电电带四带静二势势势容电三、电电一、差面差器粒〔、磁 粒的、安与的子原电场子利磁培电电电在〕流对在用场力势场容匀第表运磁和强强十的动场防磁磁度电五工电中止感感的场章作荷的线应关中原的运磁强系的理作动场度运用动质谱仪 六、回旋加速器

  5 6 7 8 9

  电电静电带4势势电容电磁差差现器粒〔3场与象与子1新2几对电的电在磁〕磁种通场应容电现第感常电强用场象三应见导度中和章强的线的的磁度磁的关运磁场场作系动场用力

  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高中 物理

  人教版选修 3—1 第二章恒定电流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 3-1 第三章磁场

  〔原〕第十六章 电磁感应 一、电磁感应现象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楞次定律

  四、椤次定律的应用 五、自感现象

  六、日光灯原理 (删除) *七、涡流

  〔新〕第四章 电磁感应

  1 划时代的发现 (增加) 2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 楞次定律

  5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增加) 6 互感和自感 7 涡流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 3-2 第四章电磁感应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 3-2 第五章交变电流

  〔原〕第十七章 交变电流 一、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二、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新〕第五章 交变电流 1 交变电流 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原〕第十四章 恒定电流 一、欧姆定律 二、电阻定律 电阻率 三、半导体及其应用 (删除) 四、超导及其应用 (删除) 五、电功和电功率 六、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伏安法测

  电阻

  〔新〕第二章 恒定电流 1 电源和电流(增加) 2 电动势(要求通过非静电力做功定量计算) 3 欧姆定律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 焦耳定律 6 电阻定律 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能的观点推导) 8 多用电表(增加,以例题,说一说,做一做的 形式展开) 9 实验: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

  10 简单的逻辑电路(增加)

  第4页共7页

   三、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路的影响

  四、变压器

  4 变压器

  五、电能的输送

  5 电能的输送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 3—2 第六章传感器

  〔原〕第二册(必加选) 〔阅读〕电容式传感器 〔阅读〕动圈式话筒原理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新〕第六章 传感器 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2 传感器的应用(一) 3 传感器的应用(二) 4 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 3—5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 3-5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 3-5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 3—5

  第十九章原子核

  必修模块物理 1、物理 2 力学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参考系,质点

  Ⅰ

  质点的直线运动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Ⅱ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Ⅱ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Ⅰ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Ⅰ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规 律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和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Ⅰ Ⅱ Ⅱ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

  Ⅱ

  超重和失重

  Ⅰ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抛体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 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离心现象

  Ⅱ Ⅱ Ⅰ Ⅱ Ⅰ

  斜抛运动只作定性要 求

  功和功率

  Ⅱ

  机械能

  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

  Ⅱ Ⅱ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万有引力定律及共应用

  Ⅱ

  万有引力定律

  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Ⅱ Ⅰ

  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Ⅰ

  电学选修模块 3—1 3-2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

  Ⅰ

  电场

  静电现象的解释 点电荷

  Ⅰ Ⅰ

  库仑定律

  Ⅱ

  第5页共7页

   静电场

  Ⅰ

  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

  Ⅱ

  电场线

  Ⅰ

  电势能、电势、

  Ⅰ

  电势差

  Ⅱ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Ⅰ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Ⅱ

  示波管

  Ⅰ

  常用的电容器

  Ⅰ

  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 Ⅰ

  欧姆定律

  Ⅱ

  电阻定律

  Ⅰ

  电路

  电阻的串、并联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Ⅰ Ⅱ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Ⅰ

  电功率、焦耳定律

  Ⅰ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Ⅰ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Ⅰ 1。安培力的计算只限于

  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Ⅰ 电流与磁感应强度垂直

  磁场

  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 洛伦兹力的公式

  Ⅱ 的情形 Ⅰ 2.洛伦兹力的计算只限于 Ⅱ 速度与磁场方向垂直的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Ⅱ 情形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

  Ⅰ

  电磁感应现象

  Ⅰ

  磁通量

  Ⅰ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Ⅱ

  楞次定律

  Ⅱ

  自感、涡流

  Ⅰ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

  Ⅰ

  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 Ⅰ

  交变电流

  效值

  理想变压器

  Ⅰ

  远距离输电

  Ⅰ

  单位制和实验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单 制

  位

  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 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

  Ⅰ

  时、分、升、电子伏特(eV)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

  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

  实验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

  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 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第6页共7页

   用螺旋测微器)

  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

  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 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

  字运算不作要求。

  模块 3-5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碰撞与动量守恒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Ⅱ 只限于一 Ⅰ维

  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Ⅰ Ⅰ

  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半衰期 Ⅰ

  放射性同位素

  Ⅰ

  原子核

  核力、核反应方程 结合能、质量亏损

  Ⅰ Ⅰ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

  Ⅰ

  射线的危害和防护

  Ⅰ

  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Ⅰ Ⅰ

  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第7页共7页

  

篇六: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变化及教学价值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史发展,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

  法;

  (2)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惯性现象,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知道运动状态和运动状态改变的意义;

  (5)理解运动状态改变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6)知道影响加速度大小的因素除了外力以外,还有质量。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

  原因。

  教学难点: 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1、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探索历程

  (1)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动力学的基本问题。人类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经

  历了漫长的过程。十七世纪前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时间:公元前。

  2.基本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

  就要静止下来。

  3.根据:经验事实一用力推车,车子才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

  4.所用方法:观察+直觉(由生活经验得出直觉印象)。

  5.错误原因剖析:没有对所观察的物理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只看到对车子

  施加的推力,而未考虑车子还受到摩擦阻力作用。停止用力(即去掉了车子前进

  的动力),车子并没有立即停下来,还要向前发生一段位移;只是由于摩擦阻力

  的作用,才最后停了下来。路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车子向前发生的位移就越

  大,假若没有摩擦阻力,车子将一直运动下去,这说明车子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

  维持,而恰恰是(阻)力的作用,才使车子由运动到静止,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6.危害: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两千年内,动力学一直没有多大进展,直到十

  七世纪才受到伽利略的质疑。这是为什么?原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与日常体验有

  相同之处,易于被人们接受,直接的生活经验使人们总是把力和物体运动的速度

  联系在一起,这种认识从孩提时代就开始了,如当拉着玩具小车前进的时候,给

  人的直接体验是:只有用力拉小车,小车才会前进;停止用力了,小车就会停下

  来;用力大的时候,小车就运动得快些;用力小的时候,小车就运动得慢些;往

  哪个方向用力,玩具小车就向那个方向运动等等,好像没有力的作用,物体运动

  不可能维持,力决定着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决定物体运动的方向。人们的直观感

  觉虽然是外界事物的真实反映,但它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

  的直觉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因为它们有时会引到错误的线索上去,然而人们

  不能毁灭了直觉的观点还是凭直觉来看问题,错误直觉印象在人脑中有很深的潜

  意识,形成思维定势。因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统治了人们的思维两千多年。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论(正确认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1.时间:十七世纪。

  2.基本观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

  缘故。设想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 去。

  3.根据:理想实验。

  4.方法:实验+科学推理(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

  5.理想斜面实验 将两个对称的斜面末端平滑地对接在一起,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来, 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伽利略认真观察注意到,球在第二个斜面上所达到的高 度同它在第一个斜面上开始滚下时的高度几乎相等。他断定高度上的这一微小差 别是由于摩擦产生的,如能将摩擦完全消除的话,则高度将恰好相等。于是他推 论说在完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若使第二个斜面的倾角越来越小,则不管第二个 斜面倾角多么小,球在第二个斜面上总要达到相同的高度,只是小球要通过更长 的路径。最后,如果第二个斜面的倾斜度完全消除了(成为水平面),那么球从第 一个斜面上滚下来之后,为达到原有高度将以恒定的速度在无限长的水平面上永 远不停地运动下去。这就是有名的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这个实验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永远也无法将摩擦完全消除掉,所以叫理想实 验。又叫假想实验,思想上的实验;是每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而实际上无法做到 的实验。伽利略从可靠的实验出发,设想出这个实际上不可能进行的但又符合严 格科学推理的理想化的实验,论证了物体在不受外力(理想实验中小球水平方向 不受外力作用)作用时将永远运动下去的推测是正确的,说明维持物体的运动不 需要外力的作用。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一种科学推理,科 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深刻揭 示自然规律,被爱因斯坦誉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伽利略也 之无愧地成为动力学的创始人,实验科学的奠基人。

  (3)笛卡尔对伽利略看法的补充和完善:

  2、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

  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

  1.物体不受力时将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状态。即物体的运动 状态不改变。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外力的作用是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即外力是改变______________的原 因,力还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__________的原因。

  3. 一 切 物 体 都 有 保 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性 质 , 这 种 性 质 叫 ___________。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这种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即与物体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任何物体在任何状 态下均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定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外力 的状态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因为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

   一定律不能用实验验证,其正确性可通过由它推导出的结论与实验事实完全一致 而得到证明。定律的实际应用场合是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在某方向上不受 外力或在某方向上受平衡力作用时,该方向上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情 况是普遍存在的。

  (3)惯性: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篇七: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变化及教学价值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1.电源和电流

   目标体系构建 课前预习反馈 课内互动探究 核心素养提升 课堂达标检测 夯基提能作业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物理(必修 · 第三册 RJ)

  目标体系构建

  返回导航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物理(必修 · 第三册 RJ)

  【学习目标】 1.了解形成电流的条件,知道电源的作用和导体中的恒定电场。

  2.理解电流的定义和定义式,知道电流的单位和方向的规定。

  3.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返回导航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思维脉络】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物理(必修 · 第三册 RJ)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返回导航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物理(必修 · 第三册 RJ)

  课前预习反馈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返回导航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物理(必修 · 第三册 RJ)

  知识点 1 电源 1.定义:如图所示,能把___电__子___从A搬运到B的装置。其中A、B

  为电源的两个___电__极___。

  2.作用:使电路中的电流能够___持__续___存在。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返回导航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物理(必修 · 第三册 RJ)

  知识点 2 恒定电流 1.恒定电场: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__稳__定____的电场。

  2.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特点:在恒定电场的作用下,自由

  电荷__定__向____运动,在运动中与导体内不动的粒子不断__碰__撞____,阻碍 了自由电荷的定向运动,结果是大量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不随 __时__间____变化。

  3.定义:大小、方向都不随___时__间___变化的电流。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返回导航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物理(必修 · 第三册 RJ)

  4.电流 (1)物理意义:描述电流__强__弱__程__度____的物理量。

  q (2)表达式:I=____t____。

  (3)方向规定:把__正__电__荷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__安__培____,简称___安___, 符号是__A____,常用的电流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它们与安 培的关系是:1 mA=10-3A、1μA=10-6A。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返回导航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物理(必修 · 第三册 RJ)

  预习自测 『判一判』 (1)电源能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 ) (2)必须有电源,自由电荷才能在电路中移动。( × ) (3)恒定电场就是匀强电场。( × ) (4)恒定电场形成后电路中的电荷不再发生移动。( × ) (5)因为电流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 × ) (6)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 ) (7)电流的方向与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 )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返回导航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选一选』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物理(必修 · 第三册 RJ)

  (2020·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检测)如图所示是通有恒定

  电流的某段导体。在5 s内有10 C的负电荷向右通过横截面A,则导体内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B ) A.2 A、向右

  B.2 A、向左

  C.50 A、向右

  D.50 A、向左 解析:根据电流的定义式 I=qt ,可得电流的大小为:I=150 A=2 A,

  电流方向向左。故选 B。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返回导航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第 1 1 章 第 1 节 电 源 和 电 流 — 2 020-20 21新教 材人教 版(20 19)高 中物理 必修第 三册课 件

  物理(必修 · 第三册 RJ)

  『想一想』

  雷鸣电闪时,强大的电流使天空发出耀眼的闪光,但持续极短的时

  间,而手电筒的小灯泡却能持续发光。这是为什么?

  

推荐访问:新教材 高中物理 变化